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未來機械工程分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闡述了今后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思路,并透露“當前中國政府部門正在著手制定《中國制造2025》,這是升級版的中國制造,它體現為四大轉變和一條主線”。
中國制造業將會在2025年前做出哪些改變?重點發展方向又是什么?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以下是李培根院士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未來機械工程分會上的精彩觀點。
2045年將成為制造強國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推出了“工業4.0”,這也是業界稱之為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新工業革命。以此為例,不難看出歐美等發達國家正在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應用作為重點,力圖依靠科技創新,搶占國際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謀求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中國建設制造強國應具備四個主要特征:一是雄厚的產業規模;二是優化的產業結構;三是良好的質量效益;四是持續的發展能力。四輥卷板機根據包括了以上特征的制造業綜合指數,可以構建出判斷制造強國的基礎數據體系。而再根據這一綜合指數數據,可以看到,世界各國均經歷了一個從弱到強的過程,此過程與其工業化進程相吻合。2012年,主要工業化國家的制造業綜合指數分布中,美國遙遙領先,處于第一方陣,德國、日本處于第二方陣,而我國及英國、法國、韓國則處在第三方陣。
在國際政治格局不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工業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各階段綜合指數的增長率和中國的GDP增長率,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綜合指數預測模型,并對未來30~40年中國制造業綜合折彎機指數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可以得出:中國將會在2020年進入工業化后期。而在2025年中國制造業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制造強國的行列。此外,在2035年,中國制造業將會位居第二方陣的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而在2045年中國制造業有望進入到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